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中,出现了一架外形酷似B2轰炸机的飞机,吸引住了很多人的目光。当然这架飞机并不是传说中的轰20,而是中国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。
攻击11
它的出现也让西方国家高度关注,因为美国是第一个研制隐身无人机的国家,但是如今中国的攻击11已经高调亮相服役。而美国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研究的X-47B隐身无人机却宣告下马,停止了研究。没错,攻击11无人机又是一款走在美帝前面的军备。那么作为全球首款列装部队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?
X-47B
首先攻击11无人机采用的是和美国B2轰炸机一样飞翼式气动布局,这种气动布局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垂尾水平尾翼等翼面,所以其天生隐身能力出色。除了基本的无尾飞翼构型外,攻击11襟翼、副翼的侧面边缘采用了“削边”处理,这样的细节只有在F-22、B2这样已经经过精雕细琢的产品上才能见到。而且攻击11在尾部发动机喷口也进行了隐身处理,所以攻击11在隐身性能方面有着不输甚至超越B2轰炸机的水平。
攻击11尾部喷口处理
其次,攻击-11无人机的机腹下还拥有两个较大尺寸的内置弹舱。这两个弹舱内能够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导弹或炸弹,可分别携带一枚1000公斤左右或者六枚250公斤左右的炸弹,而且这些炸弹都不是普通的非制导航弹,而是采用了滑翔套件的滑翔卫星制导炸弹,不仅拥有较高的命中精度,且投射距离比较远,甚至具备对面目标的防区外打击能力。
参加阅兵的攻击11
除此之外,攻击-11可能还有携带空空导弹的能力。在网络化、信息化的现在,对于自身缺乏雷达和火控的无人机来说并不要紧。因为携带空空导弹的攻击-11可以作为隐身的空中机动发射架,在其他飞机或者地面的引导下,偷袭或者伏击敌机。攻击-11不需要强悍的空中格斗能力,高度隐身就是必要的生存力保障。就算实在逃不掉、被击落,那也只是无人机,更不会出现人员伤亡,一架无人机换一架战斗机,怎么算都是比划算的买卖。
攻击-11的作战使用方式并没有公布,但外界普遍认为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主要有两种作战模式:
第一种是单独执行任务,攻击11利用自己优异的隐身性能,突破对方防空体系,侦察对方重要目标,获取各种有利信息,为我方火力提供目标指示。或者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直接用机载武器对它进行打击,实现“发现及摧毁”的能力。
第一种就是融入现有体系中,与战斗机、轰炸机、预警机、电子侦察机、电子战飞机等有人机混编协同作战,也可以形成机群编队,成为有人机的僚机。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歼-20和攻击11形成的空中协同作战系统。
攻击11配合歼20
歼20战斗机由于隐形性能的需求,并不能进行外挂导弹,所有空空导弹全都隐藏在内置弹舱,一次只能携带六枚空空导弹,而且所携带的导弹并不具备对地攻击。而攻击-11一共有两个弹仓,载弹量达到2吨,不仅可以携带对地攻击的制导炸弹,还能携带空空导弹。所以两者配合将会大幅度提高歼20的空中作战能力,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2的提升,而是一加一等于N的提升。
歼20可通过数据链指派单架或多架攻击11前出,隐身攻击地面目标,也可拦截敌机。同时,与歼-20交换数据的攻击11无人机可以进行侦察和打击,包括针对敌方的防空系统。歼-20为攻击11提供指挥控制,攻击11替代歼-20进入激烈对抗区域执行任务。这样即便歼-20不携带对地攻击弹药,仅指挥攻击11无人机同样可以做到对敌方地面目标进行轰炸!
而且如果敌方发现了歼20的位置,歼20还可以派出无人机前去干扰,给歼20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,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!
歼20战斗机
除了以上这些,攻击11隐身无人机,未来还将具备上舰的能力,早在2018年中航工业发布的宣传片中,就曾出现过机翼可折叠的舰载版攻击11。未来可能会搭载到山东舰或者003号航母上。届时搭配上大型预警机,新一代隐身舰载机,电子战飞机等等。人民海军的实力又会是一个质的飞跃!
值得一提的是,攻击11就是此前曝光过的“利剑”无人机,而利剑无人机则是沈飞制造的,因此有理由相信攻击-11也是沈飞的。
利剑无人机三视图
作为中航工业的龙头企业,沈飞在打造中国航空装备中有着特殊贡献,虽然因为长期处在成飞的阴影之下而饱受诟病。但沈飞的重振是所有人的希望,攻击-11或许是沈飞交出的第一份亮丽的作业。而且攻击11的出现,也代表着沈飞已经掌握了隐身的核心技术。在第五代隐身舰载机歼31的研制上会更加得心应手!不管是沈飞,还是成飞都是中国企业的骄傲,不过呢有竞争力才有压力,有压力才有动力。希望攻击11和歼31早日上舰!